教学成果报告

2019年02月22日 17:50  点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创新:思政课情景剧

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报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主持人     赵冰梅

20143



目    录


一、成果内容…………………………………………………………1
二、成果创新点………………………………………………………11
三、应用情况…………………………………………………………13
四、成果特色…………………………………………………………18
五、综合水平…………………………………………………………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创新:思政课情景剧

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报告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思政部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中,创新出的一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育部首批20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之一,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该方法从教学需要出发,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各种情景剧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全员参与,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评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这一教学成果在辽宁省是首创,在全国也走在前列。它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一、成果内容
  (一) 成果意义
  1、该成果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对于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强调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学方法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该成果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指示精神,在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突出教学主体性地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该成果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该成果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切实可行的作用:
  (1)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的来说是以“讲授式”为主要方式的说教式教育,以面对面直接灌输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教育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该成果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填鸭式教育”、“一言堂教学”、“灌输式讲授”,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不强、学生厌学的问题。它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新颖化,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取,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接受和内化这一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一教学方法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近五年学生评教中,思政课教师的满意度居全校首位。
  (2)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片面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课堂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相脱离,教学过程较为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单纯为应试而学习,所学知识难以进行升华运用,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实效性。
  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片面注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的问题。通过资料查阅、剧本编写、演出排练、道具准备、视频制作等过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创新实践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学受时间、空间、手段的制约
  情景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4-8学时进行教学安排、课堂演出、点评总结,学生的编、排、练、演、拍以及教师的指导在课外进行,情景剧教学环节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就将思政课教学从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将学生的学习从书本之内延伸到书本之外;以情景展现为手段,把“情景”与“教学”有机融合,将情景反映和体现的信息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使相对固定时间、地点和手段的教学模式拓展为开放的、立体的、多手段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思政课课堂的有效延伸。
  六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效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效果,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3、该成果是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体现
  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多次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随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迫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性,深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思政课情景剧教学符合思政课教学规律
  它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情感发生交互作用,引起学生的品味和感悟,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变为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而实现其精神的构建和个性的形成。情景剧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他律—自律—自由”三个阶段相吻合。情景剧融入课堂后,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大学生呈现出各种具体的历史情景和道德情景,使大学生亲身体验、进行道德判断,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在情景剧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情景剧编演结合起来,把一些看起来浅显、说起来空洞、讲起来片面的内容通过情景剧展现出来,丰富了原本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改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并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思考,学会客观、全面地解析问题,进而符合思政课教学规律,达到课程自身的教育目标,符合向大学生弘扬主旋律的要求。


表1: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功效简述表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功效

目的性和导向性规律

起到“调节器”和“导向器”的作用;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引导他们“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造力的合格人才。

层次性和针对性规律

加强针对性,注重灵活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激励性和示范性规律

通过剧中人物或事件典型示范和表率作用 , 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励学生去学习和实践。

真实性和感化性规律

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使学生心悦诚服,收到启迪觉悟、升华思想的效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
  (2)思政课情景剧教学符合向大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要求
  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要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教学体系向大学生的认知、信仰体系的转变。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课情景剧教学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情感发生交互作用,引起学生的品味和感悟,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变为自己行为的动机。情景剧融入课堂后,丰富了原本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改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并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思政课教学规律,达成课程自身的教育目标。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及学生阶段性特点,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情景剧的演出,适时地加入新的、有益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以情景体验为手段,淡化说教痕迹。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再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理论和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分析、归纳,在模拟的情景中对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自主选择。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根据上述精神,本项成果坚持 “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遵循“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着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价等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效应,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二)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本教学成果已在我校实施6年,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
  1、主要研究内容

表2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理论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简述表

研究内容

取得成果

1、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戏剧学、
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相关理论;
2、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特征与原则;
3、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4、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5、高校德育开放教育“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1、完成了10余项省、校级相关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和研究;
2、《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沈阳出版社 2012年,27万字;
3、在《辽宁教育研究》等核心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5篇;

表3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实施过程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简述表

研究内容

取得成果

1、全面地研究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应用的各个环节;
2、情景剧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3、情景剧教学法实施全过程的组织管理;
4、考评标准的制定;
5. 情景剧汇报演出大赛、情景剧DV大赛组织章程与比赛规则

1、教学软件成果8项,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获辽宁省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
2、建成校级精品课2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建成思政课网站2个:
http://liangkeshijian.163.blog.com;  http://sxfl.sau.edu.cn
4、《思政课情景剧教学组织方案》
5、《思政课情景剧剧本编写要求》
6、《思政课DV剧的拍摄要求》
7、《思政课情景剧学生成绩评定标准》
8、《优秀指导教师评定标准》
9、《思政课情景剧优秀剧本评定标准》
10、《思政课情景剧优秀演员评价标准》

表4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实施效果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简述表

研究内容

取得成果

1、总结情景剧教学法的实践经验;
2、探讨情景剧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有效结合;
3、指导教师在情景剧组织中的作用;
4、学校相关部门(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国资处)和二级院系在管理、协调中的作用;
5、推行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6、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1、2008-2013年度情景剧教学法工作总结
2、2008-2013年学生座谈会总结
3、2008-2013年指导教师工作总结
4、2008-2013年学生演出感悟、心得体会
5、2008-2013年学生调查问卷
6、2012年在全省情景剧教学法研讨会上的经验介绍和总结
7、2012年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考察团的交流汇报中的发言与总结
8、2011-2013年在全国思政课教师骨干培训班上的经验介绍

  2、实践基本过程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实践经历了六年的发展:
  2007年:部分教师在部分课程、部分班级的探索实施。
  2008-2009年:研究总结、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全面展开。
  2010-2011年:不断完善提高、部分的推广宣传。
  2012-2014年:深入探索DV短片等新形式,进一步总结、成果化、向省内外宣传、推广。
  一般运行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的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制定方案,将方案和选题布置给学生,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选定剧目、自编自导自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指导。
  中期组织阶段包括班级演出、复赛选拔、决赛汇报演出三部分,因其精彩纷呈备受学生关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分,教师起到点评指导作用。
  后期总结阶段是教学成果形成的关键部分。通过师生的调查问卷、座谈交流、总结感悟、工作总结等环节,总结经验、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下一轮的思政课情景剧教学实践中。(详见图1)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实施过程流程图

  (三)支撑项目情况
  从2007年以来,我部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上使用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并得到学校和省教育厅的认可,先后获批了多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推进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实施。
  (1)辽宁省教育厅教改立项: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赵冰梅,2013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20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之一。
  (2)辽宁省教育厅教改立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与探索(王洪飞,2007年)
  (3)辽宁省教育厅教改立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王洪飞,2009年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4)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吕健,2009年)
  (5)省教育厅基金课题: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吕健,2008年)
  (6)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办法探索与实践(王洪飞,2012年)。
  (7)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在《纲要》课中的作用(李莹,2012-2013)
  (8)校“一院一赛”支撑项目:大学生思政课情景剧DV大赛(曲洪波,2013-2014年)
  (9)校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DV情景剧教学法的实施与评价体系研究(吕健,2013年)
  (10)校教改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情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齐艳霞,2012年)
  (11)校教改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吕健,2008年)
  (12)校重点教改课题:以“综合立体”模式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研究(崔楠,2011年)
  (13)校教改课题:高校德育课开放教育“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李金华,2010年)
  (14)校教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手段的探索与实践(李金华,2008年)
  (15)校教改课题:PBL教学模式在“两课综合实践”中的应用(曲洪波,2010年)

  二、成果创新点
  创新点之一: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是对“双主”教学理念的应用和创新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的最好体现。它能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取,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设计情景剧教学的总体方案,组织实施,并进行总结、评价、考核;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情景剧的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评,置身于一定的情景当中,体验或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该教学法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以情景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学的能力与水平,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创新点之二: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指导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该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围绕现实生活展开情景设计,使思政教学由“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由“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努力  挖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全方位地把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养成素质、坚定信念的良性教学循环。
  创新点之三: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变平面化教学为立体化教学,是对思政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拓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局限于教室、黑板、教师,相对平面化,而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则强调教学的立体化,课上与课下结合,把课堂延伸到资料室、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电子网络乃至校园内外。学生在实际参与情景剧教学活动中,通过资料收集、信息查阅、剧本构思和创作、排练演出,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积极主动地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并自觉践行。这种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充实、更具吸引力。
  创新点之四: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深化了“知行合一”教育理念
  “知”是“行”的理论储备,“行”是“知”的实践转化,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课情景剧教学通过学生对情景剧的编排、演出,完成“教、学、做”师生互动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引起生命的感动,在情景中触发价值判断,从而把理论知识的价值维度纳入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中。

  三、应用情况
  (一)应用范围和程度
  自2007年以来,我校思政部教师们开始了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实践和探索,先后获得十余项教改立项。教师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全面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大面积开展应用。
  根据思政课情景剧教学对象的特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为主,在低年级学生中应用。该教学法目前已实践了6年,累计参与人数约为21000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学生们自编或改编了约1300台剧目,累计获奖剧目130余台。
  教师们还紧密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不断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情景剧教学的内容和形式。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教师们根据当前90后大学生特点,尝试采用DV情景剧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情景剧教学,经历学生设计、拍摄、课堂展播、网上展播等实施阶段,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两年以来共拍摄出了内容深刻、画面清晰、后期制作精良的400余台DV情景剧,反映良好。
教师们不断认真总结,系统地研究,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推广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先后举办了两次省级大型情景剧教学理论研讨会。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大学等多所省内外大学认为我校的情景剧教学方法在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方面有显著效果,可操作性强,已开始在思政课程中探索使用。
  同时,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情景剧教学法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深入研究情景剧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联合省内外高校初步建立了情景剧资料库、情景剧视频库;建立完善情景剧教学网络交互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情景剧教学法组织、实施的各环节;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价机制;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相关业务技能。

  (二)实施效果

  1、解决了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抽象”、“道理深奥”的难题,“切实起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作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实施,带动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踊跃参加“党的光辉照我心”、“寻找身边感动,争做感恩学子”、“雷锋精神在当代”、“构建和谐校园 争做文明学生”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
  根据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成绩分析和网上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评价很高。正如机电工程学院14060108班白晓利同学在总结参演历史剧时说:“通过演剧让我学到很多,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如何更好的组织同学,也学会了承担自己的责任。我感觉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成长,更是阅历、心灵上的成长。我们都很喜欢这种有趣而又有实效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学生对思政课情景剧反馈的统计数据详见支撑材料)
  2、解决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的问题,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近年来,我校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从传统的课题讨论法、理论灌输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辩论法、参观法、到 “简”、“实”、“新”、“理”、“情”五字教学法,形成了一整套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体系。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特色突出,效果极好,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它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相得益彰。
  教师在情景剧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拓展了视野,强化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提高了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涌现出2名辽宁省教学名师,1名辽宁省优秀教师,1名辽宁省思政课教学名师,4名校级教学名师,3人次荣获沈阳市教学标兵,3名教师被评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教师”(共10人),思政课教师在省、市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
  3、改变了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问题,形成了学校上下配合,全员育人的机制和氛围。
  (1)辽宁省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给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在经费上,从2011年开始每年拨专项经费给予资助;在业务指导上,有关领导多次到校指导工作,并选派省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专家和教学名师,观摩和指导项目的实施与研究工作;在宣传推广方面,在省内各类教学研讨会等平台上,积极宣传推广,为本成果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校党委加强对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在每年的思政课情景剧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划拨专项经费,召开由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校团委、国资处场馆科等部门参加的协调会,部署安排;各职能部门各尽所能、积极支持;二级院系大力配合,真正实现了学校管理过程全员育人。
  (3)在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考察力度,增加思政课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完善合理的教学梯队;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和目标任务,高质量地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4)学校按照教社科[2011]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要求,确保思政课专项经费的落实,每年投入20万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并逐步增加;运用学校有关资源,建设多媒体录播室,提供网络平台支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充分的物资条件保障。
  4、改变了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缺乏交流”、“各自为战”的状况。经过交流和推广,本成果在国内同行院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带动了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1)连续多年举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汇报演出”,邀请了省教育厅、兄弟院校同行专家学者观摩指导,获得了省教育厅、兄弟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把这种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在全省进行宣传和推广。2013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该项目被辽宁省教育厅推荐参加该项目申报,并成功入选,成为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择优推广的20项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之一。
  (2)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2012年6月10日在我校隆重召开“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暨情景剧教学法研讨会”,凝聚着教师们心血的《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首发。我校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全面介绍了我校开展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实践经验。来自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84所高校112名理论课教师现场观摩了我校的情景剧教学汇报演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原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教授给予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高度评价,指出:“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在辽宁省是首创,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同学们的表演感人至深,生动形象,让我很感动,这对我也是一种教育。”“这一模式要在全省进行推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3)2012年7月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调研团70余人专程来我校考察,赵冰梅主任做了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经验介绍,引起了广泛反响,推广前景广阔。2013年9月在全省中青年学者论坛上就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与省内同行展开交流。
  (4)我部教师多次在国内外有关会议上推广情景剧教学法。2012年6月上海大学召开的《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上海大学思政论坛》上提交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当代探索——论历史情景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作用》,并做经验交流;教学团队成员多次在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沙龙中向省内同行介绍情景剧教学法;2013年3月我部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进行情景剧教学法的推介;2011年6月、2013年11月王洪飞教授、赵冰梅教授分别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员论坛上向全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介绍交流了情景剧教学法。2014年赵冰梅教授在出访日本筑波大学等五所高校时,介绍了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现状及情景剧教学改革情况,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肯定。
  (5)辽宁日报、中国教育报、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等媒体予以报道和推广,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在我校思政课教学中已进行了6年的探索,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已经日益成熟。该成果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措施,具有较为广泛推广前景和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我校的经验介绍和总结,具体的方法交流,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实施和正在准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该项目成为教育部择优推广项目后,已有全国多所高校与我们联系,考察推广事宜。
  我们今后还要与时俱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完善这一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情景剧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深度。结合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思政课情景剧内容,使情景剧的原创性、思想性、审美性和传承性得以提升。充分发挥我部情景剧教学法的导向、带头作用。结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广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情景剧教学法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在不断完善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省内高校情景剧教学汇演,适时举办国内有关高校情景剧教学汇演。

  四、成果特色

  本成果在凸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广泛参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拓展学生能力等方面,显现出鲜明的特色。
  特色之一:强化学生为本 凸显主体地位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并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勇于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质疑。面对有鲜活思想的学生,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景来催化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情景体验为手段,淡化说教痕迹,更多地用情感打动他们,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人格。
  特色之二:全员广泛参与 上下通力合作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改革和实施,不仅是思政部全体老师努力的结果,也得到了省市领导、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场馆科、网络中心和相关二级学院的共同支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该教学法的实施作为党委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校党委书记王维教授经常与教学团队座谈,给予鼓励和支持。学校形成了情景剧教学实施的联席会议制度,教务处将情景剧教学与演出纳入到实践教学管理,并按照教师指导学生的情况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学生处和团委,积极组织协调各二级院系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参与和协助教师的课外指导工作,并将教学汇报演出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一教学方法使得学校形成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上下齐抓共管的协同育人格局,也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在学校中的影响和地位。
  特色之三:寓教于情 寓教于乐
  本成果是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通过情景设计、展示,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情景剧演出中,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寓教于情。以历史剧、小品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实现了寓教于乐,最终实现思政政治教育“进头脑,重实践,见实效”的目标。
  特色之四:提升素质 拓展能力
  在情景剧教学中,教师由主导者变成了指导者,学生唱了主角,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平台,由知识的被动建构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这个过程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通过信息资料查阅,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会更深,有利于学生的自评、纠错能力的发展,也能提高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剧本的构思创作或改编,能提高思辩、创新及写作能力;通过服饰、道具、课件、背景音乐的制作,可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节目的排演,既可提高自我风采展示和艺术表现能力,也能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规划能力。同时情景剧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因为情景剧教学是一种竞赛式教学,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就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求新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得以开发。
  五、综合水平
  本成果从理论、方法、实践的角度,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这在辽宁省是首创,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其综合水平达到了国内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领先水平。
  1.成果内容丰富,理论化水平高
  课程团队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6月出版了《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共27万字,该书从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理论探索、课程应用、教学实践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已经辽宁省高校工委向全省推广,并已影响到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陕西等省。
  本成果有多篇教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同时,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切实可行,具有可推广性。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的教学软件和课件、教学网站,建立了情景剧教学资源库,提供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
  2.教学改革多次获得立项支持和成果奖励
  赵冰梅教授主持的省级教改立项“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获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王洪飞教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一书,作为“辽宁省思想政治教育典藏图书”,向全省推广。教学团队教师在该项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共获得省、校教改课题、科研课题10余项,推动了整体教学研究的发展。
  3.该教学法实效性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升,对思政课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学生参与思政课情景剧,对其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大学生在情景感悟中升华了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效地形成了德育教育的合力。沈航大学生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成为道德榜样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例如,我校“暖春”义务支教服务团获2013年“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航空航天工程学部江宏伟同学和机电工程学院张一鸣同学获“辽宁省大学生学雷锋标兵”称号。
  根据学校宣传部、招生就业处、学生处、校友会等单位反馈,我校毕业生普遍被用人单位赞誉,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扎实肯干、甘于奉献”,并认为这与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根据学校校友会等机构的统计,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来看,有86%的校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人格的完善、品德的形成有帮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印象较满意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8%。有90.5%的校友最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87%的校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是我们可敬的老师。
  4. 该教学法具有广泛的辐射性和推广性
  该成果在省内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教师们不断认真总结,系统地研究,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推广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先后举办了两次省级大型情景剧教学理论研讨会。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大学等多所省内外大学认为我校的情景剧教学方法在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方面有显著效果,可操作性强,已开始在思政课程中探索使用。

  辽宁省教育厅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在观摩汇报演出后,给予这种教学法高度的评价,认为这种形式在辽宁省是首创,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它开创了一种很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这一创新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形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手段独特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生活和社会三者很好的联系起来,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对于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起到了示范作用。

成果报告完成人:赵冰梅、王洪飞、吕健、曲洪波、李金华

(完)

关闭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辽ICP备14002239号
主办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人文社科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和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