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书香马院 智慧共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读书导读活动

2020年06月09日 15:35 杨琳琳 点击:[]

为了帮助研究生同学们尽快调整状态,利用时间补充基础知识,6月1日至6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2019级研究生准备了经典书目系列读书导读课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本次读书导读活动通过腾讯会议APP全程线上进行。

6月1日,曲洪波教授为同学们解读了金冲及教授编著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曲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同学们解读了该书。首先,曲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6次党史上党面临的重大关头与选择。并指出每一次重大关头都是对党的重大考验。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分析,曲老师教导同学们读书要抓住关键之处,学会总结,学以致用;其次,曲老师向同学们分析了党的生死抉择背后的思考。他指出,本书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党为什么能够渡过危机,党每次平安渡过危机就在于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斗争;最后,曲老师从四个专业研究方向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及其教学科研运用。曲老师指出,无论是读书还是教学科研,都要始终突出问题意识,把握时代脉搏,要通过多读书来夯实学术基础。导读结束后,曲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家好好利用假期时间,认真读书,夯实自己的学术功底,为学术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6月5日,闫华老师为同学们解读了叶浩生教授编著的《心理学史》。闫老师指出,此次导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简要了解心理学历史的主线,希望同学们能够与自己的专业研究相结合。在此次导读过程中,闫老师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了本书结构,即全书包含的西方心理学史、苏俄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另外闫老师还对其中的一些经典心理学理论,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向同学们做了简单介绍。最后,通过对上述四大结构和一些心理学经典理论的分析,闫老师与同学们展望了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

6月7日,齐艳霞副教授向同学们解读了由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编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在正式导读之前,齐老师首先与同学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互动,通过趣味答题活动来了解了同学们对本书的理解程度。之后,齐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本书的作者信息和出版信息。在导读过程中,齐老师主要为同学们分析了本书的逻辑线索,即全书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来回答关于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同时,齐老师把这十大疑问归纳为政治、原理、文化、历史四个方面,重点向同学们导读了有关历史的疑问一:马克思主义是否已失去失效?有关文化的疑问五;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适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最后,齐老师对本次导读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常见疑问的回答,坚持马克思主义,希望同学们认真详读本书,从中受到启发。

6月8日,韩冬雪老师为研究生和即将入学的研究生新同学们导读了孙正律教授编著的《哲学通论》。首先,韩老师对本书做一个了简单概述,介绍了本书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次,向同学们分享了读书的思路,希望同学们读书要坚持以历史的态度、逻辑的态度、现实的态度和自我的态度去读书。韩老师指出,所谓历史的态度就是把所读的书置于历史背景之下,思考写作的目的;逻辑的态度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把谁置于逻辑的前提;现实的态度就是以什么方式回应现实,思考人的问题;自我的态度就是读书的收获;再次,韩老师通过引经据典、事例分析等方式向同学们解读了本书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哲学关键词,如本体论、存在论、经验、先验、超验等。最后,韩老师希望同学们认真研读,在家利用时间多研究、多思考、多学习。

读书导读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读书汇报活动的重要配套环节,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好评。此次疫情期间的读书导读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导读书目的理解,而且也为同学们日后的读书写作提供了方法借鉴。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在家的时间,认真学习,搞好学术研究。


撰稿/摄影:杨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