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不断发掘新方法,新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营造学习氛围。为响应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保证即将入学的2020级学生能迅速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实践中磨砺学术品格,提升学术能力,6月1日至9日期间,马院以腾讯会议的方式为准新生们量身打造了领航新学期“云读书导读”活动。
此次“云读书导读”活动分别邀请学院院长曲洪波教授导读《党史必修课》、傅畅梅教授导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韩冬雪老师导读《哲学通论》、王琳琳老师导读《伦理学》,同时推荐同学们利用开学前的时间认真阅读学习,做好读书笔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读懂经典,教学相长,以此增进与学生的交流,言传学习方法,以迎接开学后的读书报告答辩会。



在《党史必修课》导读中,曲洪波教授以时间线为轴将党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革命岁月、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并分别从这三方面为同学们讲解不同历史时期下革命精神的转变。并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不同革命时期的精神融入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来,教导准研究生们要:突出问题意识,把握时代脉搏,夯实学术基础。此外更是与同学们亲切交流询问了考研选择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原因,并且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安排。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导读中,傅畅梅教授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由来历程,辨析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在时代变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也是不断变化着的,为了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马克思主义,傅畅梅老师教给大家重要的阅读书目办法“串线、找关键词、体会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情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的读书方法甚至胜于老师对书中内容的解释,同学们听课的同时认真做着课堂记录。
在《哲学通论》导读中,韩冬雪老师为准研究生们介绍了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体系流派等问题,其中很多知识颠覆了在考研阶段所学的内容,同学们对于“形而上学”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两句话之间的区别。作为一门新接触的学科,老师成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哲学相关知识的兴趣。
在《伦理学》的导读中,王琳琳老师以三个词贯穿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一个核心、两个概念、三条脉络。首先老师介绍了伦理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与主要研究问题: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其次老师引用经典案例:“火车司机的困境”来帮助同学们尽快融入伦理学的学习中,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是人类的道德问题,伦理学的问题与道德问题有着共性。最后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不同流派的伦理学,以及同学们未来将主要学习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四节导读课匆匆结束,意犹未尽之感充斥在老师与学生心中,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珍惜时光,充分利用时间好好阅读书籍,做到“读有所惑,读有所获”。马院的“云读书导读”活动,为新生准备了一份丰富的读书盛宴。今后马院讲推进“云读书”活动,使其常态化,让读学经典成为马院研究生的一种习惯。
撰稿/摄影:才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