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集智备课强根基 馆校联动育英才—辽宁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馆校合作研讨会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圆满召开

2025年07月01日 14:54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辽宁省教育厅指导下,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25年6月28日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办辽宁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会暨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馆校合作联盟启动仪式。全省高校“纲要课”骨干教师、多家场馆代表、皇姑区教育局领导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们齐聚一堂,以“历史为基、馆校协同、铸魂育人”为主线,共商、共研、共建、共享“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辽宁高校思政课建设方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红色动能。

会议开幕式、馆校合作启动仪式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曲洪波主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曲迎东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思政课建设方面的特色与成果,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辽宁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辽宁省“纲要课”教指委主任杨乃坤发表讲话,指出馆校合作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凝聚各方智慧,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

随后,馆校合作启动仪式拉开帷幕。20家辽宁省馆校合作单位代表共同点亮启动仪式灯牌。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皇姑区教育局、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东北航空史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雷锋精神纪念馆、“九•一八”历史纪念馆、辽宁科技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渤海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东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主旨报告环节,辽宁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李波教授作题为“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革命斗争与历史贡献”的专题讲座,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东北抗联精神永垂不朽”“坚定辽宁改革发展的必胜信心”“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四个维度进行论述,引发与会者深度思考与强烈共鸣。

主题发言环节,由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健教授主持,专家学者们主要聚焦馆校合作机制建设、馆校合作赋能“大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

在第一阶段主题发言中高校学者与场馆代表“同频共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冰梅提到,要充分发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性虚拟教研室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沈阳工程学院教授孙强聚焦“纲要课”主流问题,从“纲要课”教学内容中如何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角度进行学理阐释与教学路径分享;沈阳化工大学马院院长、教授贾冰认为馆校合作填补了红色教育的实践空白;沈阳工业大学马院院长、教授韩影从沈阳工业大学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经验的角度进行介绍;皇姑区教育局副局长宋雪松提出皇姑区教育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建立“一体化”协同机制,致力于实现教学内容互通、教学人才互通、教学资源共享;“九•一八”历史纪念馆馆长范丽红则从馆校融合创新开展“大思政课”的时代意义与使命、实践与探索、体会与思考三部分进行分享。

  

第二阶段主题发言中高校学者与场馆代表“融脉共生”。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馆长李伟民提出应加强实践教学,以文物实证为核心,推动历史场景“课堂化”改造;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刘芳提到,建立馆校文物资源动态共享库,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提供可溯源、可转化的鲜活教学素材;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则从纪念馆的视角,对抗美援朝内容进行思考;辽宁科技学院马院院长、教授贾楠围绕同行同向大课堂、线上线下大平台、校内校外大师资、协同育人大格局分享经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马院院长、教授史迎霞强调以“大历史观”重构思政课教学逻辑,将馆校合作作为连接地域红色文化与国家课程的关键纽带;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教授岳宏杰从打造特色思政课程、提高思政课实效的角度分析阐述;沈阳音乐学院马院院长、教授苏久青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切入口,突出从学生认知提升、价值观塑造等维度量化育人成效;渤海大学马院副院长、教授尹燕提到要将辽宁地域红色故事融入教学。

教学展示环节,辽宁省思政课大赛“纲要课”四位获奖教师: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师董玲玲、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教师于瑶、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师田宇禾、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师阎西塬进行了精彩的示范教学,特邀辽宁省“纲要课”教指委主任、教授杨乃坤和沈阳工程学院教授孙强进行点评。本环节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教研室主任肖丽主持。

辽宁省“纲要课”教指委主任、教授杨乃坤指出:几位教师的展示紧扣主题,创新形式,巧妙地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与辽宁本土红色资源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了以史育人。沈阳工程学院教授孙强则指出,几位教师的教学展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问题引导、角色代入等互动设计,成功将学生从被动倾听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会议设立四个分论坛:分论坛一研讨主题为馆校合作推动“大思政课”,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吕健和沈阳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果金凤主持,探索馆校联动赋能思政教育新路径;分论坛二研讨主题为“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教研室主任肖丽和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宇君主持,凝聚破解教学瓶颈的学术共识;分论坛三研讨主题为纲要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丽娜和沈阳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杨鑫主持,研讨案例教学、情境创设等创新手段;分论坛四研讨主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赵军和辽宁传媒学院思政课教师宋博主持,探索知行合一的育人实践新范式。

会议闭幕式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青主持,四位分论坛代表进行分论坛研讨成果总结分享。

本次研讨会汇聚辽宁省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骨干力量,不仅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注入地域红色基因,还勾勒出大中小学思政课贯通发展的新图景。与会代表们对馆校合作联盟启动和“纲要课”集体备课研讨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其为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并积极表态将在馆校联盟的平台实践中,全力推动研讨成果转化为育人实践成效。正如与会代表所言,以历史为桥、馆校携手,让“大思政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接力棒,辽宁正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思政育人的奋进之笔。我们要努力让“大思政课”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让红色基因在辽沈大地代代相传、熠熠生辉。